中新網11月20日電 臺灣《聯合報》20日刊載《低物價帶來高風險 別恐懼溫和漲價》一文,文章指出,物價一直上升就產生通貨膨脹,令人恐懼;物價一直不上升,產生通貨收縮,更令人恐懼。因為低價格會形成了社會上低水平的循環:低價格→低質量→低工資→低利潤→低生活水平。臺灣十餘年來薪資之難以提升,正就是陷入此一漩渦。
  文章摘編如下:
  大多數西方輿論最近都在主張:物價一直上升就產生通貨膨脹,令人恐懼;物價一直不上升,產生通貨收縮,更令人恐懼。
  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也在媒體上指出:自從2008年九月雷曼兄弟破產後,經濟學說上的“理性行為”,已被現實上的“恐懼”(fear)取代。“恐懼”不僅在歐美國家流行,事實上,更早已是臺灣地區根深柢固的一種揮之不去的夢魘。臺灣的一些價格(如電價、學費)在官方強烈干預、民意及輿論反對下,已使市場經濟中最關鍵的價格機能,失去調節功能。
  正因為這種失焦的恐懼,價格功能—反映供需變化、成本升降、利潤厚薄、薪資高低等—無從發揮。
  對價格稍有波動的恐懼及輿論群起攻之的一面倒現象,早已影響了民眾理性的思考。這種“逢漲必反”的流行,一直加深了以及擴大了“白吃午餐”的心態。君不見高房價的豪宅已不稀奇,而這些買主內心是最喜歡當局繼續補貼他們的生活費用——電費、水費、油費、學費、健保費、房屋稅……
  對他們來說,臺灣真是人間最溫暖的土地。在照顧一般人民生活的美意下,高所得者完全享受到了當局對低所得的補貼。當清寒同學強烈反對公立大學學費調升時,他們也很慷慨地照顧了富裕同學一起來付低學費。為了照顧一小部分人的“凍漲”,使付得起的消費者也受益,這就是當局一直犯的錯—沒有把資源做有效地運用。
  為了選票,“討好”是常態,“求好”是例外。反對黨所反對的是“求好的改革”,所贊成的是“討好的加碼”—盡一切口舌及方法反對早已扭曲的低價格——從電價到學費。殊不知長期扭曲的低價格帶來了可怕的後遺症。
  電費太低,使資源浪費——臺灣蘭嶼地區居民的免電費,使冷氣不停地使用。
  學費不調,質量難以提升—大學生得不到好的教育。
  小吃便宜,必有衛生及食品安全的風險。
  “低”更會產生各種短缺—“低”價格無法產生好產品,“低”薪水無法吸引優秀人才,“低”利潤無法產生資本累積,“低”稅收無法產生足夠的公共財及健全的財政。
  這就形成了社會上低水平的循環:低價格→低質量→低工資→低利潤→低生活水平;臺灣十餘年來薪資之難以提升,正就是陷入此一漩渦。我們也看過歐美地區另一種高水平的循環:高質量→高價格→高工資→高利潤→高生活水平。
  近年來二次全球經濟衰退的經驗顯示:產業結構、外銷、消費、儲蓄、人口等型態都改變了。面對通貨膨脹(inflation)的恐懼,改變成了對通貨收縮 (deflation)的不安。當前各地區失業率居高不下,商品供給超過需要,物價相對穩定,內需市場難以振作,消費傾向依然保守,這就迫使西方社會及日本大膽地使用擴張性的貨幣與財政政策:維持低利率,鼓勵投資及消費;增加政府支出,不怕財政赤字;歡迎溫和物價上升,來活絡經濟。
  目前歐美社會通貨膨脹大多在1.5%附近,已不斷出現強烈的聲音,為了減少失業,宜把2%的物價穩定水平調升到4%,刺激物價上升。臺灣在“逢漲必反”下,正如《經濟學人》社論對歐美社會的警告:通膨可怕;但價格不調升,生活會更糟。  (原標題:台媒:低物價帶來高風險 別恐懼溫和漲價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n95znbtw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